子呈动态

子呈动态 ZICHENG DYNAMICS

观点分享:Xiaomi智联战略领先,GY子呈基金前瞻部署

发布时间:来源:



  提前布局·长期关注 


ADVANCELAYOUT·LONG-TERMATTENTION

        GY子呈基金秉持着“与伟大企业一起改变世界”的核心理念,专注于挖掘具有长期增长潜力的优质企业并提前布局,持续关注

        2025年初至今,小米涨幅已超过63%,两年内暴涨570%,市值超过1.4万亿港元。小米在市场表现卓越,成为各界焦点。这不仅推动业务发展,也显著提升了创始人财富--2025年2月26日,雷军财富估算达 4400 亿元人民币,荣登中国首富之位。

1.jpg




产业版块


BUSINESS LAYOUT

        小米集团成立于2010年,2018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。商业模式为:智能手机、IoT产品和智能汽车吸引用户并获得利润,全零售渠道深入市场,通过提供互联网服务的广告平台和应用程序变现。

2.png

        小米手机凭借极致性价比优势深入人心,长期坚守硬件利润不超 5% 。2023 年小米手机在国内出货量达 3570 万台,市占率 13.1%同年全球出货量高达 1.46 亿台,市占率 12.8%,仅次于三星和苹果,位列全球第三。

3.png

        在IOT业务上,小米以智能硬件为切入点,布局消费级物联网,已形成了包括电视、智能家电、手机配件及生活消费产品等在内的产品矩阵。到 2024 年 9 月末,小米全球最大的智能硬件 AIOT(AI+IOT)平台所连接的 IoT 设备数量飙升至 8.6 亿,较去年同期增长 23.2%,米家 APP 的月活跃用户数成功突破 1 亿大关。

4.png

        2024年3月,首款智能电车小米Su7上市售价延续了小米硬件体系的产品逻辑,具有很高的市场竞争力。截至 2025年2月12日,小米汽车已交付 16 万辆,上海、杭州、苏州位列前三,连续 4 个月每月交付超两万辆,SU7 Ultra 成为上赛最速量产车,刷新官方认证圈速纪录。

5.png




增长逻辑


LOGIC OF GROWTH

        

小米发展存在三大核心逻辑。其一,小米高端化从单品类、单业务向生态迈进。其模式在新时代将消费产品高端化与性价比融合,凭借极致效率打造用户体验,实现规模效益。这使得手机数字旗舰系列年销量稳增,新高端 + 性价比品类加速拓展。


其二,汽车是小米长期增长的关键。尽管可依工厂产能预估 2024-2025 年销量及估值,但更应看好其汽车业务的中长期成长性。研究小米汽车业务需从宏观视角,依据有限数据判断未来 3-5 年的销量与产品策略。汽车业务还是品牌高端化推进器,对内重视品控等,以高价值产品反哺核心业务;对外突破原有价格带与品牌人群,助力高端化。
其三,在端侧 AI 时代,小米卡位优势显著。其 AIOT 生态链优势在端侧 AI 与个人助理时代依然适用,端侧 AI 结合现有 AIOT 生态连接的手机、家庭和汽车,形成潜在价值洼地。“人车家” 生态将成为小米长期估值溢价的重要支撑。


6.png


未来展望


FUTURE PROSPECT

        

在品牌升级与出海步伐加快的双重驱动下,小米未来发展前景广阔。在手机主营业务的有力带动下,AIoT与互联网业务收入将加速增长;汽车业务有望延续 SU7 的热销态势,借助全球化战略加速出海进程。同时独特的 “铁人三项” 商业模式融合发展,以及其全业务生态在端侧 AI 时代的发掘潜力,都将为小米的未来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澎湃动力


GY子呈基金秉持审慎态度,紧密贴合市场趋势,与行业顶尖发展态势保持同步。小米在智能电动车领域的强劲发展势头仍在延续,我们期待与伟大企业一起改变世界!



640.png